一、工程建設基本情況
(一)建設地點、規模、主要建設內容
本項目位于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桃花工業園錦繡大道8號,項目總建筑面積9940m2,為改擴建項目,環評設計年對150臺塔式起重機、50臺施工升降機進行鉚焊、拋丸、噴漆,實際可實現年對150臺塔式起重機、50臺施工升降機進行鉚焊、拋丸、噴漆。
(二)建設過程及環保審批情況
安徽建筑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于2008年11月委托廣州市環境保護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編制完成《安徽建筑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擴建鉚焊車間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工作,2008年11月27日肥西縣環境保護局以《關于安徽建筑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擴建鉚焊車間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肥環建審[2008]222號)文件審批通過。
(三)投資情況
本項目總投資約15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為58萬元。
(四)驗收范圍
本次驗收針對安徽建筑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擴建鉚焊車間項目(不包含油漆工序)進行竣工環保驗收。
二、工程變動情況
經現場調查與核實:環評設計焊接工序通過車間頂部安裝強排風機,廠房中部安裝集中式吸排風管,經管道排放,實際焊接工序產生的廢氣通過移動式焊接煙塵收集裝置處理后通過15米高排氣筒排放,采取的方式比環評設計的優化,項目變動可行。
三、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情況
(一)廢水
本項目產生的廢水主要為生活廢水、食堂廢水。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污水管網,食堂用水通過隔油池處理后排入污水管網。
(二)噪聲
本項目產生的噪聲主要為拋丸清理機等生產設備產生的噪聲。通過對車間合理布置,采取基礎減振、隔聲等措施可使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2類標準要求,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三)廢氣
本項目產生的廢氣主要來源于拋丸工序、焊接工序和食堂油煙。
拋丸工序產生的污染物主要為顆粒物,廢氣通過濾筒式除塵系統處理后,通過15米高排氣筒排放。
焊接工序產生的污染物主要為顆粒物,廢氣通過移動式焊接煙塵收集裝置處理后由15米高排氣筒排放。
項目食堂油煙通過油煙凈化器處理后由排氣筒排放。
(四)固體廢棄物
本次驗收項目產生的固廢主要為除塵系統收集的粉塵和生活垃圾。除塵系統收集的粉塵由廠家回收,生活垃圾交由環衛部門清運處理。
四、環境保護設施驗收監測和環保管理檢查結果
依據《安徽建筑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擴建鉚焊車間項目驗收監測報告表》表明:
1、根據監測結果,項目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
2、根據監測結果,食堂油煙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排放限值要求。焊接工序和拋丸工序產生的顆粒物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二級標準。
3、根據監測結果,廢水總排口pH、COD、BOD5、氨氮、懸浮物、動植物油排放滿足《合肥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接管標準》要求。
4、項目環保設施建設及運行情況檢查
本項目按環評及批復要求落實了環保治理設施,驗收監測期間運行正常。
五、驗收結論
本項目基本履行了環評和“三同時”手續,驗收監測期間,廢水、廢氣、噪聲達標排放,固體廢棄物按照規范要求處理。安徽建筑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擴建鉚焊車間項目(不包含噴漆工序)通過環保竣工驗收。
附件:安徽建筑機械有限公司驗收報告(驗收監測報告表、驗收意見、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附件(點擊下載保存或者打開)